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言文 >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> 不如学神仙,服食求丹经。

不如学神仙,服食求丹经。

“不如学神仙,服食求丹经。”诗句出处:《经禁城》;是唐朝诗人刘复的作品。

日没路且长,游子欲涕零。荒城无人路,秋草飞寒萤。
东南古丘墟,莽苍驰郊垌。黄云晦断岸,枯井临崩亭。
昔人竟何之,穷泉独冥冥。苍苔没碑版,朽骨无精灵。
俯仰寄世间,忽如流波萍。金石非汝寿,浮生等臊腥。
不如学神仙,服食求丹经。

【注释】:

不:

(一)①不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县(悬)特兮。”(特:三岁的兽。)②非;不是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能中是者取之,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?”③无;没有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不德而有功。”④未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⑤句中助词。无实义。《逸周书·皇门》:“我不则寅哉寅哉!”[不禄]士死的讳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。” (二)fū花萼。后作“柎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华,鄂不(wěi)。”(常棣:即棠梨树。 鄂:同“萼”。 :有光采。)

如:

①顺从;依照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唯所如之,无不如志。”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毅如其言,遂至其宫。”②往;到……去。《汉书·燕王传》:“田生如长安,不见(刘)泽。”③似;像;如同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④及;赶得上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弗如也! 吾与女弗如也!”⑤奈。“如……何”,相当于“奈……何”,把……怎么样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一薛居州,独如宋王何?”(薛居州:人名,宋臣。)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其如土石何?”⑥介词。相当于“于”。引进比较对象。《吕氏春秋·爱士》:“人之困穷,甚如饥渴。”⑦连词。1. 相当于“如果”,表示假设。《诗经·秦风·黄鸟》: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”2. 相当于“和”。表示并列。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:“公如大夫入。”(大夫:官名。)3. 相当于“而”。表示转折。至于;却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4.相当于“或者”。表示选择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(安:怎。方六七十:指纵横六七十里。邦:诸侯封国。)⑧助词。形容词后缀,相当于“然”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于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”[不如]也作“弗如”。比不上。岑参《石犀》:“始知李太守,伯禹亦不如。”(伯禹:大禹。)

学:

(一)①学习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不学,无以言。”②仿效。③学校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夏曰校,殷曰序,周曰庠,学则三代共之。”④学问;学识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其学甚博。”⑤学说;学派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世之显学,儒墨也。” (二)jiào 教导。后作“教”。《墨子·鲁问》:“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。”

神:

①天神。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祷尔于上下神祇。”②鬼神。《礼记·祭法》:“山林、川谷、丘陵,能出云,为风雨,见怪物,皆曰神。”(见:现。)③指人死后的魂灵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昔尧殛鲧于羽山,其神化为黄熊。”④玄妙;神奇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阴阳不测谓之神。”⑤心神;精神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形具而神生。”⑥表情;神态。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(王恬)神气傲迈,了无相酬对意。”⑦形象;肖像。蒋骥《传神秘要》:“传神最大者,令彼隔几而坐,可远三四尺许,若小照,可远五六尺,愈小愈宜远。”⑧神韵。指文艺作品在境界上所表达出的情趣韵致。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诗之极致有一,曰入神。诗而入神,至矣,尽矣,蔑以加矣!”(蔑:无;没有。)

仙:

①神仙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”②指修炼成仙。《论衡·道虚》:“物无不死,人安能仙。”③指高雅而超出凡俗的人。杜牧《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》:“谁知病太守,犹得作茶仙。”④非同凡响的。洪昇《长生殿·偷曲》:“恰称广寒宫仙乐声声。”⑤称与道教有关的人或事物。⑥对人死的敬称。韩愈《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》之三:“云随仙驭远,风助圣情哀。”(仙驭:仙驾。圣:指皇帝。)⑦轻松;自在。杜甫《览镜呈柏中丞》:“行迟更觉仙。”

服:

①从事;承担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有事,弟子服其劳。”②驾;御。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“马弗复乘,牛弗复服。”③服从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何为则民服?”(何为:做什么事。)《论语·季氏》:“远人不服,而不能来也。”④降服;屈从。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古之伐国者,服之而已。”⑤钦佩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子云学相如为赋而不逮,故雅服焉。”(子云:扬雄字。相如:司马相如。逮:及。雅:甚。)⑥衣服。《老子》第八十章:“甘其食,美其服。”⑦穿着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上(汉武帝)时服此裘以听朝。”(听朝:听政。)⑧佩带。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服太阿之剑。”(太阿:剑名。)⑨吞服(药物)。《颜氏家训·养生篇》:“庾肩吾常服槐实。”(实:子粒。)⑩习惯;适应。屈原《九章·橘颂》: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”(11)服马。古代一车四马,居中的两匹称作“服”。《诗经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:“两服上襄,两骖(cān)雁行。”(上襄:马头昂举。骖:驾车时位于两边的马。)(12)执持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乃令服兵擐甲。”(13)上古王畿之外,五百里为一服,即甸服、侯服、绥服、要服、荒服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方五千里,至于荒服。”

食:

(一)①饭食;粮食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财食将尽。”②食物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。”③吃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。”④受纳。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。”⑤日、月亏缺的现象。后作“蚀”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”[食言]失信;不信守诺言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女(rǔ)毋不信,朕不食言。”(女:你。) (二)sì 拿东西给人吃;供养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解衣衣我,推食(shí)食(sì)我。” (三)yì人名用字。汉朝有郦食其(jī)。

求:

①寻觅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“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(嘤:鸟鸣声。)《商君书·更法》:“虑世事之变,讨正法之本,求使民之道。”②追求。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”(寤:睡醒。寐:睡着。思服:想念。)③乞求;请求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故不若亟割地求和。”④要求;需求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⑤选择;选取。《论衡·讥日》:“作车不求良辰,裁衣独求吉日,俗人所重,失轻重之实也。”⑥证讨。《诗经·大雅·江汉》:“匪安匪游,淮夷来求。”⑦通“逑”。聚。《诗经·小雅·桑扈》:“万福来求。”

丹:

①丹砂的省称。俗称朱砂。一种红色矿物,从中可提炼汞(gǒng),即水银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巴蜀寡妇清,其先得丹穴,而擅其利数世。”②赤色。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积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。”③比喻赤诚。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(汗青:喻史册。)④古代道家以丹砂炼药,所炼秘药称“丹”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守丹灶而不顾。”

经:

①织物的纵线叫“经”。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故情者,文之经;辞者,理之纬;经正而后纬成,理定而后辞畅。”《论衡· 量知》:“恒女之手,纺绩织经。”(恒:常。)②南北向的道路为“经”(东西向的为“纬”)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国中九经九纬。”③道路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经涂九轨,城隅九雉。”④中医称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为“经”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技经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軱乎!”(技:即“枝”,枝脉。肯綮qìng:筋骨结合之处。軱gù:大骨。)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教以上下经脉五诊。”⑤具有典范性的著作。如:《十三经》;佛经;《道德经》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(儿宽)行常带经,止息则诵习之。”又指记述某一事物、技艺的专书。如:《水经》;《茶经》;《禽经》。⑥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一部,即经部,又称甲部,专门收集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等儒家经典著作。⑦经过;经历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先王之法,经乎上世而来者也。”《徐霞客游记·浙游日记》:“婺(wù)水东南从永康经郡之南门,而西北抵兰溪,与衢江合。”⑧常久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富无经业,则货无常主。”⑨常道;常法。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恕而行之,德之则也,礼之经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:“天地合和,生之大经也。”⑩治理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不可以经国定分。”《吕氏春秋·求人》:“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”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(11)上吊;自缢。《论语· 宪问》:“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”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遂经其颈于树枝,自奋绝脰而死。”《汉书·戾太子刘据传》:“太子自度不得脱,即入室距户自经。”(距户:闭门。)[经纪]经营管理。《宋书·谢弘微传》:“弘微经纪生业,事若在公,一钱尺帛出入,皆有文簿。”(生业:赖以生活的职业。)[经营]1. 治理。《诗经· 大雅· 江汉》:“经营四方,告成于王。”2. 指艺术构思。杜甫《丹青引》:“诏谓将军拂绢素,意匠惨淡经营中。”(意匠:构思。惨淡:用尽心力。)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 


分享给朋友:

“不如学神仙,服食求丹经。” 的相关文章

桂水横烟不可涉。2年前 (2022-11-10)
又偷滴。2年前 (2022-11-10)
才百馀年又梦华。2年前 (2022-11-10)
轮轴自挠,牵制不停。2年前 (2022-11-10)
尘缘误。2年前 (2022-11-10)
倦鬓理还休。2年前 (2022-11-10)
休说。2年前 (2022-11-10)
宇宙正清幽。2年前 (2022-11-10)
孤馆昏还晓。2年前 (2022-11-10)
幽涧泉,鸣深林。2年前 (2022-11-10)
行云去无迹。2年前 (2022-11-10)
去程浩渺空阔。2年前 (2022-11-10)